密云驾驶证模拟考试b2
考试时间30分钟,每题2分,90分及格
4、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车,可以频繁地变更车道。
- 正确
- 错误
5、驾驶人发现轮胎漏气,将机动车驶离主车道时,不要采用紧急制动,以免造成翻车或后车采取制动不及时导致追尾事故。
- 正确
- 错误
7、驾驶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时,在进入减速车道前,应提前开启右转向灯,警示后方车辆。
- 正确
- 错误
10、驾驶人发现轮胎漏气时,应迅速制动减速,将车辆尽快驶离行车道,停放在路边安全地点。
- 正确
- 错误
11、在立交桥上可以临时停车。
- 正确
- 错误
14、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,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。
- 正确
- 错误
17、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离开路面,说明机动车可能已驶到坡顶。
- 正确
- 错误
18、雪天行车,由于路面湿滑,车轮附着力减少,因此应当加大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。
- 正确
- 错误
20、在道路上跟车行驶时,跟车距离不是主要的,只须保持与前车相等的速度,即可防止发生追尾事故。
- 正确
- 错误
22、驾驶装有动力转向的机动车发现转向困难怎样处置?
- A、停车查明原因
- B、控制转向缓慢行驶
- C、降低车速行驶
- D、保持机动车直线行驶
23、超车时,发现前方机动车正在超车,驾驶人怎么办?
- A、紧跟其后,伺机超越
- B、加速强行超越
- C、连续鸣喇叭催前车让路
- D、停止超车,让前方机动车先超车
24、机动车在雨天临时停车时,应开启什么灯?
- A、前后防雾灯
- B、危险报警闪光灯
- C、前大灯
- D、倒车灯
26、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要做什么?
- A、停车让行
- B、绕行通过
- C、持续鸣喇叭通过
- D、提前加速通过
27、驾驶机动车在山区冰雪道路上遇前车正在爬坡时如何处置?
- A、前车通过后再爬坡
- B、迅速超越前车爬坡
- C、低速超越前车爬坡
- D、紧随前车后爬坡
28、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怎样跟车行驶?
- A、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
- B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- C、不断变换前照灯远近光
- D、适时鸣喇叭提示前车
29、超车时前方机动车不减速、不让道,驾驶人怎么办?
- A、连续鸣喇叭加速超越
- B、加速继续超越
- C、停止继续超车
- D、紧跟其后,伺机再超
31、驾驶机动车怎样通过立交桥左转弯?
- A、过桥前向右进入匝道
- B、过桥后向右进入匝道
- C、过桥前左转进入匝道
- D、过桥后左转进入匝道
32、山区上坡路段跟车过程中遇前车停车时怎么办?
- A、从前车两侧超越
- B、紧跟前车后停车
- C、保持大距离停车
- D、连续鸣喇叭提示
35、驾驶机动车在雨天临时停车注意什么?
- A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- B、开启前后雾灯
- C、开启近光灯
- D、在车后设置警告标志
36、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需检查时怎样停车?
- A、在最外侧行车道上停车
- B、在内侧行车道上停车
- C、在应急车道停车
- D、在匝道口三角地带停车
41、夜间行车中,机动车前方出现急转弯或大坑,灯光照射如何变化?
- A、由远及近
- B、离开路面
- C、距离不变
- D、由高变低
44、机动车驶近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时,要如何保证安全?
- A、快速通过
- B、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
- C、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
- D、随意通行
46、下坡路行驶,制动突然失效后,可采用的减速方法是什么?
- A、利用道路边专设避险车道停车
- B、用车身靠向路旁的岩石或树木碰擦
- C、首先拉紧驻车制动
- D、抢挂低速档
47、张某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移动,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后下车,联系朋友李某驾驶私家车帮忙拖曳到应急车道。李某拖曳故障车的过程中,刘某驾驶货运车辆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速度驶来,导致三车相撞。这起事故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?
- A、张某疲劳驾驶
- B、李某用私家车拖曳故障车辆
- C、刘某超速行驶
- D、未在故障车辆后设置警示标志
48、驾驶汽车进入双向通行的隧道时应注意什么?
- A、开启近光灯
- B、靠右侧行驶
- C、开启远光灯
- D、注意对向来车
49、机动车行驶时突然发生自燃,驾驶人采取的以下紧急避险措施中,正确做法是什么?
- A、用清水喷洒扑灭
- B、及时报警
- C、使用车内备用的灭火器灭火
- D、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
50、叶某驾驶中型厢式货车,行至陂头镇上汶线3公里加600米弯道路段时,以40公里/小时的速度与王某驾驶的乘载19人正三轮载货摩托车发生正面相撞,造成10人死亡、9人受伤。双方驾驶人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?
- A、叶某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
- B、王某驾驶摩托车非法载客
- C、叶某超速行驶
- D、王某不按信号灯指示行驶
00:00

